欧拉基于哪个版本linux?

云计算

结论先行:华为欧拉(openEuler)并非基于某个特定版本的Linux发行版,而是独立开发的Linux操作系统,其内核基于Linux主线社区的长期支持版本(LTS),并通过社区协作持续更新优化。


核心要点解析

  1. openEuler的定位与背景
    openEuler是华为于2019年开源的服务器操作系统,目标是为企业提供高性能、高可靠性的数字化基础设施支持。与Ubuntu、CentOS等基于特定上游发行版的系统不同,openEuler选择了一条独立技术路线。它直接对接Linux内核主线社区,而非依赖其他发行版的软件生态。这种设计使其能更灵活地整合新技术(如ARM架构优化、容器化支持),并快速响应企业级需求。

  2. 内核版本的选择逻辑
    openEuler的内核版本遵循“长期支持(LTS)+ 关键补丁”原则。例如:

    • 2021年发布的openEuler 21.03采用Linux 5.10 LTS内核,该版本支持周期至2026年;
    • 2023年推出的openEuler 22.03 LTS升级至Linux 5.15内核,强化了对新硬件的兼容性。
      核心逻辑在于:LTS内核提供稳定性保障,而通过社区协作加入的定制化补丁(如调度器优化、安全加固)则满足特定场景需求。
  3. 生态构建与兼容性策略
    尽管openEuler不依赖其他发行版,但它通过以下方式降低用户迁移成本:

    • 软件包格式兼容:默认使用RPM包管理系统,与CentOS/RHEL生态工具链一致;
    • 跨发行版协作:加入OpenAtom基金会,与Fedora、Debian等社区共享关键技术(如分布式存储方案);
    • 多架构支持:除x86外,深度优化ARM架构,适配鲲鹏等国产芯片。

关键结论

  • 技术独立性是openEuler的核心特征,其开发模式打破了传统发行版“基于上游再封装”的路径,转而直接参与内核级创新
  • “LTS内核+场景化增强”的组合,使其既能满足企业稳定性要求,又能针对云计算、边缘计算等场景提供差异化能力。
  • 通过兼容性设计和开放协作,openEuler在保持独立性的同时,逐步构建起跨生态的开发者社区,成为国产操作系统中“自主可控”与“开放共赢”平衡的典型案例。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菜鸟云 » 欧拉基于哪个版本linux?